众所周知在年的新中国首次大授衔上,此次一共授予了一千多位开国少将。不过在这众多文韬武略、战功赫赫的开国少将之中,却有一人却是因为被低授军衔,因此是唯一的一位“暂授少将”军衔之人。
后来在他的身后事追悼会上,任弼时的夫人陈踪英亦是忍不住惋惜说道:“在当年的长征路上,曾经以为他死在了战场,当时我们还为他开了追悼会。谁知,他硬是从死人堆里爬了出来。那个时候,他就已经是独立师的政委,他这辈子,受过不少委屈!”
此人就是骁勇善战、声名赫赫的段苏权将军,关于老将军的一生传奇经历,相信熟读近代史的文人墨客皆知。
据历史文献记载,段苏权乃是湖南茶陵县人。由于少时家境不错,所以童年时曾上过六年的高等小学。在当时知识匮乏、落后的年代,段苏权算得上是小知识分子。
于年之时,年仅14岁的段苏权立志救国、救民,随即毅然入党革命。于同年之时,段苏权成为了茶陵县的县委书记,后来带着一批模范少先队加入了红军队伍。
在年之时,黔东独立师成立了,而18岁的段苏权被委以重任,担任着政委一职,而王光泽则是师长。当时的独立师才多人,在组建刚满一个月后,该师就遭到了敌人丧心病狂的袭击与追杀。
于同年的11月底时,独立师在敌人的疯狂围剿下,几乎全军覆没,就连其师长王光泽亦是壮烈就地牺牲。
而同样身受重伤的政委段苏权,在昏迷后被一个老乡救走。在这位老乡家里,段苏权养好了重伤,但是却因为养伤耽误了一段时间,从而与红军部队失去了联系。
无奈之下,段苏权只好决定先回老家。一直等到年的9月之时,段苏权终于打听到了红军的所在地,于是他连忙启程去寻找部队。
一路辗转寻找后,段苏权到了太原的八路军办事处。当任弼时见到一路风尘仆仆、衣衫褴褛赶来的段苏权后,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。
原来,当年大家都以为段苏权同独立师一起牺牲了,所以大家为他开了追悼会,而人必知正是其追悼会的主持人。
此次回来后,大家都激动得抱头痛哭,为九死一生的老战友归来而喜极而泣。不久后,回归部队的段苏权被安排到抗大就读。
抗日战争胜利后,段苏权在年时担任冀热察军区司令一职。两年后,程子华积极推荐他接替黄永胜之职,担任着8纵队的司令。
其实,段苏权的军事作战、指挥能力不容小觑。后来的他不但参加了著名的“辽沈战役”、“辽西会战”等等。于年之时,能力响当当的段苏权被组织委以重任,担任了东北军区的副参谋长一职。
建国后,段苏权先是担任东北军区的空军司令。而在抗美援朝战争打响后,他亦是又称为了志愿军空军的第一副司令,可见此人的能力骁勇与善战军事奇才本领。
其实按照段苏权的一路战功和革命资历来说,在年的大授衔时,应该被授予中将衔。不过,由于当年他因战伤昏迷,在与部队失去联系后,他不在部队3年,因此这件事成为了他的“一些历史问题”。
不过,深明大义的段苏权坦然接受了此事。段苏权说自己干革命并非为了升官发财,能活着看到新中国成立,亦是他最大的心愿。
据悉,后来段苏权还去寻找了当年救自己一命的老乡,为对方寄去了一千元,以作当年的救命之恩的报答。
值得一提的是,段苏权的儿子段洣毅亦是不负期望,长大后亦是成为了一位少将。而且段洣毅还是专业级别的技术少将,曾获得了军队科技进步奖,以及国家科技进步奖,因此段洣毅被国家特殊津贴,乃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国家人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