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废城市试点县光泽突出循环利用,打造

东南网7月29日讯(本网记者张立庆)年4月开始,南平市光泽县作为全国唯一县级代表纳入“无废城市”国家首批试点城市。两年来,光泽县结合实际,围绕“无废城市”指标、制度、市场、技术“四个体系”,举全县之力全力推进建设,在体制机制改革创新、推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、重点领域废物综合治理、绿色生活方式和“无废”文化普及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效,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“双赢”。省生态环境厅制定8个方面15条措施据悉,在生态环境部及国家专家组的支持帮助下,省生态环境厅制定8个方面15条措施,从项目、技术、人才等方面全方位支持光泽试点工作走前列、做示范,打造“福建模式、光泽经验”。依托清华大学技术团队,编制《光泽县“无废城市”建设试点实施方案》,细化5项A级指标37项B级指标体系。在此基础上,分别编制“无废农业”、“无废农村”、“无废圣农”三个子方案,确保“无废城市”试点工作路径清晰、目标明确、措施有力。县财政两年安排专项资金万元用于基础设施补短板项目,通过“无废”品牌吸引20亿元民间资本投资环保产业项目,坚持试点建设与产业发展、乡村振兴、生态农业、垃圾分类、环境提升、民生改善等工作融合推进,策划生成35个重点工程项目,目前已完成30个,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大幅提升,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。光泽:突出循环利用,打造全域无废新路径光泽围绕“资源化、无害化、减量化”目标,推动“两山”转化。光泽县的圣农集团肉鸡规模亚洲第一、世界第六,既是产业大户,也是“产废”大户。通过“无废”试点推动,圣农集团目前已基本实现“一只鸡吃干榨尽”,将每年产生的近80万吨固体废弃物(其中,50万吨鸡粪、1.3万吨鸡血、3.2万吨鸡羽毛、5万吨鸡骨、4万吨鸡油、12万吨各类鸡宰杀下脚料)加工转化为电能、有机肥、动物蛋白、水产饲料、软骨素等高附加值产品,综合利用率高达95%,产业链年增值4.0亿元以上。探索“无废农业”发展模式。探索“无肥”种植模式,使用有机肥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55万亩次,建立“烟叶—水稻—紫云英—水稻—烟叶”轮作机制,形成紫云英种植标准1项,实现水稻化肥减量15%。探索“无药”防控模式,绿色防控应用面积32万亩次,农药化肥使用量同比减少3%以上。探索“无害”处置模式,农药包装废弃物和废弃地膜实现%回收利用。构建“无废城乡”发展格局。积极培育“无废”细胞,推进“无废”景区、“无废”小区、“无废“乡村建设,建立生活垃圾智能化分类体系,创新农村湿垃圾就地沤肥处置模式,建成投用餐厨垃圾处理中心和大件垃圾循环利用处置中心,实现农村垃圾分类回收覆盖率达90%,生活垃圾源头减量达30%,湿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%。下一步,省生态环境厅将在总结推广光泽县“无废经验”的基础上,按照国家部署,指导支持3-4个设区市申报创建国家“十四五”地级城市“无废城市”创建,统筹加强各类固体废物综合治理,促进固体废物精细化管理与减污降碳协同增效。同时,积极推动健全完善部门协调联动机制,全力支持有关地市高质量创建“无废城市”,为建设美丽新福建作出新的贡献。

转载请注明地址:http://www.1xbbk.net/jwbls/8252.html

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下一篇文章:
  •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
    冀ICP备19027023号-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