喜欢听故事吗到光泽这座ldquo中国

在闽北山区

有这样一个地方

历史悠久

文化底蕴深厚

村村都“讲古”

到处有故事

这里蕴藏的多个故事

或感人至深,或引人思考

  举个例子

  “乌君山的传说”记述秦汉年间道士徐仲山入山采药遇乌鸦精,为福建至今保留最早的神话故事之一,宋朝《太平广记》一书便有记载。

  这个以“故事”著称的地方叫光泽,前不久,它通过“中国民间故事之乡”评审验收,成为我省唯一一个“中国民间故事之乡”。

这一“称号”得来不易

  近年来,光泽县重视传统民间故事的挖掘、搜集、整理、传承和保护。

  ◆成立了故事会工作小组,创办了《光泽故事会》杂志,在电视广播上开辟了故事专题。

  ◆组织民间文学作者深入乡村农家、田间地头、庙宇祠堂,采访“讲古”人,搜集整理民间故事。

  ◆设立了5个故事村、20多个故事点,登记88位“讲古”老人档案,搜集和整理民间故事多个,并出版《光泽历史文化传奇故事》一书。

  从“村村有故事”到“将故事收集整理汇编传播”,这期间,光泽人究竟是怎么做的?而挖掘出的一个个故事又是怎样影响当地人生活的呢?一起来看↓↓

  一条好建议催生故事会

  光泽人称讲故事为讲古。千百年来人们口口相传,留下大量的故事,街头巷尾、田间地头、农家院落,村村有故事,处处有讲故事的人。

  “既然讲古已成为当地人的生活习俗。那么,我们何不用这一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,讲述身边人的身边事,传播社会正能量?”年3月,时任光泽县委常委、宣传部长刘雄在李坊乡李坊村调研时,听到村民们在祠堂里听讲古听得津津有味,马上联想到其他地方的做法,提出这一建议。

  很快,建议化作行动。县里成立故事会领导小组,各乡镇也成立相应机构,其中寨里镇作为全县故事会的试点,同时还确定了华桥乡增坊村、李坊乡管密村、鸾凤乡饶坪村和崇瑞村等为故事村。各乡镇在村头、祠堂、亭子、公园等地设立了30多个讲古点,聘请88位故事多的老农民、老职工、老教师、老干部等组成故事员队伍。

  第二年,这项工作还被列入党委工作目标考评内容,确保做到“五个有”:

有一支故事员队伍

有一部故事汇编

有一批故事阵地

有一套工作机制

有一场故事比赛

  两年半以来,通过故事会活动,全县共挖掘整理出传统故事近千个;与此同时,各地故事会还组织撰写身边的新故事约篇,其中遴选80篇作为当地讲古的主要内容,并刊登在当地的报纸和《光泽故事会》杂志上,成为生动的乡土教材。

  一个好故事感动一群人

  2年半过去了,光泽故事会的做法如今悄然改变了一群人,进而引领并净化着社会的风尚。

  

故事

  鸾凤乡上屯村有个60多岁的老农民叫张茂发,30多年来无怨无悔地悉心照顾渐冻症妻子,付出了许多让人难以想象的痛苦,在他身上体现了良好的家庭美德。他的故事作为典型,在当地广为传播。

“润物细无声”

当地有个青年,因妻子生重病,造成家庭经济负担过重,并给他带来生活上的麻烦。这个青年一度不肯承受,想和妻子离婚。一次听讲古听了张茂发的故事后,他对比自己感到万分惭愧;回去后,他向妻子认错,主动承担起照料妻子的责任,从此夫妻同归于好,他也因而受到了街坊邻居的交口称赞。

故事

寨里镇山头村一家四妯娌多年来亲如姐妹,争相孝敬公婆、爱护家人,使得一个大家庭充满和睦。她们的故事,不仅在镇里的故事会上多次宣讲,还上了当地的杂志《光泽故事会》。

“润物细无声”

看了杂志上四妯娌的故事后,有个刚做媳妇的年轻农家女深受触动。原来,这位农家女因为结婚彩礼的事,一直对夫家耿耿于怀,经常与婆婆闹别扭,搞得一家人不得安宁。一天,她还专门跑到山头村走了一趟,了解到四妯娌的故事确实如此,她很受感动。回去后,她向婆婆反省了自己的错误,用实际行动来孝敬婆婆,从此家里充满了和谐的笑声,这名农家女从此成为当地一个孝亲爱老的好媳妇。

“三个媳妇比孝敬”

“背着父亲上大学”

“小矮人的大担当”

“独臂教师的坚守”

“守土好医生李奇”

······

  这些弘扬当地人当地事的美德故事,现在不仅脍炙人口,让不少光泽人耳熟能详,而且成为多地故事会的经典桥段。

  马镇岛石村63岁的老农民何玉富说:

“故事会传播了很多好故事,因为这些故事讲的都是我们的身边人身边事,所以很容易在农民的心中扎下根!”

  中国民协和福建省民协相关人士这样评价:

光泽县以“故事会”传统民间文艺形式,传播时代正能量,成为福建省民间文艺事业的一大亮点,确立了“中国民间故事之乡”的文化品牌!

  光泽故事会,通过口头和文字等方式,让当地流传千百年的讲古习俗得到传承和沿袭,保护了传统故事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。真是厉害了!光泽的故事会!

  来源:闽北日报(通讯员:王建成高才保)福建日报
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#个上一篇下一篇
转载请注明地址:http://www.1xbbk.net/jwbrc/635.html

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下一篇文章:
  •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
    冀ICP备19027023号-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