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至养生丨美好如约而至

夏至,五月中。《韵会》曰:夏,假也,至,极也,万物于此皆假大而至极也。万物到此壮大繁茂到极点,阳气也达到极致,阴气开始生发;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是全年最长。夏至与冬至,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两个阴阳转换的节点。夏至之后,阴气在地底每天生长,阳气被逼而火躁,这就是溽蒸,人的身体会开始出现各种不适:晚上睡不香、口干舌燥、失眠等等症状,其实这是身体在感受天地气机,做自我调整。此时不宜太劳累,该睡睡,该吃吃,饮食清淡些,安然度过夏至,以此交接顺,则一年之阴阳顺。夏至阳气极盛,一阴而生。「一阴生」即为寒,此寒气与夏季暑湿热相遇,在自然中表现为大雨,在人体内表现为湿气。故而夏季养生需养护本身的阳气,防备天地中的寒气和暑湿。

健脾祛湿

脾主运化,喜燥恶湿,若为湿所困,则运化失常,容易腹满腹胀,身体浮肿。五禽戏中的熊戏是很好的健脾运动。身体仰卧,两手抱着小腿,抬头,身体先向左滚着地,再向右侧滚着地,左右滚转各7次。然后屈膝深蹲在地上,两手在身旁按地,上体晃动,左右各7次。

味淡养阳

午时人的心经最旺,午时正是一天的夏至,阳气开始下落,阴气开始上升。所以每天阳气的收藏应该从午正开始,阳气能否收藏好,午休、午餐很重要。适量午睡,能养阴护阳,使大脑和全身得到放松,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体力。味厚则泄,薄则通……少火生气——《黄帝内经》。味薄即味淡,五味都应淡而平和。

起居防寒

夏天防寒需避免冷风直吹。无论是开空调、吹电扇还是窗边纳凉,都要避免长时间直吹。夜晚睡觉时,门窗别开小缝儿,以防虚邪贼风。此外,空调房内的温度不宜设得过低,最好控制在26℃,睡觉时应关闭空调或将其设置为睡眠模式。夏至,怎可错过一碗夏至面?民俗常说:“吃过夏至面,一天短一线”。对于北方人来说,没有什么能比新麦磨的一碗面更强补心气了。入了炎夏,人体的心火外泄得厉害,加上大量出汗,耗气伤津,很多人会有乏力、气短、多梦、皮肤没有光泽等现象。小麦冬种夏收,得四时之气,做成面食最补心气了。夏至时节,一般都不吃热面,而会将面过冷水,做成凉面。夏至时吃的凉面也叫做“入伏面”。人们欢喜着市井烟火气,也代代传承着人间至味。其实,生活的美好,便是生活最简单本真的味道。懂得养生的人从夏至便开始计算三伏的日子。这段时间人体的阳气与天地阳气内外呼应,谓之“天灸”,就像是老天爷在给我们做艾灸,是冬病夏治的大好时机。年三伏天分初伏、中伏、末伏,共40天,具体如下:初伏:7月16日(农历六月十六)——7月25日(农历六月廿七)中伏:7月26日(农历六月廿八)——8月14日(农历七月十七)末伏:8月15日(农历七月十八)——8月24日(农历七月廿七)“冬病夏治”,医院三伏贴和穴位拔罐是比较有效的方式。从夏至开始贴敷、穴位拔罐,具体时间如下:夏至帖:06月21日-07月15日头伏贴:07月16日-07月25日中伏贴:07月26日-08月14日末伏贴:08月15日-08月24日不妨在小本本上记下这四个重要的日子,提前做好和冬病对抗的准备。医院中医冬病夏治(FBP方案防治肺系病)是由董瑞主任医师发明、创立的,于年、年中标原卫生部面向基层"十年百项"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适宜技术推广项目;研发的冬病夏治专用穴位膏药"康益咳喘贴"于年获得国家器械准字号;是在夏天采用穴位拔罐、穴位贴敷、口服中药、夏季膏方、仙芪扶阳固本丸、艾灸、埋针、药膳食疗等综合疗法调整人体阴阳平衡、扶阳固本,适宜因阳气不足、阳气被劫、阳气被伤引起的所有疾病,如肺结节、肺纤维化、哮喘、慢性支气管炎、肺气肿、尘肺病、鼻炎、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等呼吸病,还有风湿、腰腿痛、颈腰椎病;慢性胃病;冻疮;妇科痛经病;可调理阳气虚、血瘀、痰湿等体质等。医院冬病夏治适应症:成人:肺结节、肺纤维化、尘肺病、哮喘、慢性支气管炎、肺气肿、肺心病、慢性咳嗽、鼻炎、咽炎、反复感冒等。儿童: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、哮喘、肺炎、鼻炎、咽炎等。“冬病夏治”选择炎热的夏季,是利用的自然界天时地气,因此不必拘泥三个伏天第一天,从夏至起到最后一伏都是最佳治疗时间,一般为夏至当天一次,三个伏天第一天各一次,期间六次,每年冬病夏治次数应不少于十次为佳。冬病夏治是通过"温阳、补阳、通阳"的手段使人体阳气得以复阳、生化、升发;阳气是人体生命的原动力,如太阳一样,因此冬病夏治应是长时间的,治疗疗程最少应连续五年,相应的药膳、食疗应长期坚持。精选·推荐??-商务联系-龙葵|(

转载请注明地址:http://www.1xbbk.net/jwbys/841.html

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下一篇文章: 没有了
  •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
    冀ICP备19027023号-7